小賽莞爾集 03.19.09

飯後發現小賽便便在尿布裡,我說:”Cyrus, you stink.”(小賽,你好臭。)

小賽:”How much?” (多臭?)

*********************************************************************

小賽正在用木塊蓋房子。

媽媽:”What a nice building! Who lives there?”(好棒的房子喔,誰住那裡?)

小賽:”Daddy.” (爹地。)

媽媽:”Who else?” (還有誰?)

小賽:”Cyrus.”

媽媽:”Who else?”

小賽:”People.” (人們。)

媽媽:”Any people?”(隨便甚麼人嗎?)

小賽:”Yes.”

媽媽:”How about mommy? Does Mommy live there?”(媽媽呢?媽媽住那兒嗎?)

小賽:”No.”

媽媽:”Where does Mommy live then?” (那媽媽住哪?)

小賽:”Mommy lives on Sesame Street.”(媽媽住在芝麻街。)

Vitus

前一陣子在百事達看到這部瑞士電影,很好奇地就租來看看。

內容描述這位名叫Vitus的天才兒童,除了智商過人,鋼琴的造詣也可比擬莫扎特。媽媽辭掉工作,一心一意想讓兒子接受與其智商相等的教育,更想讓世人能看到他在鋼琴上的傑出。他被送去大學上課,卻因為喜愛與教授挑釁而遭到排斥;他喜歡的保母被媽媽送走,想跟爺爺多學手工藝及飛行有關的東西也被媽媽阻止。

雖然智慧高人一等,但在他小小的心靈裡,他寧願跟其他同齡的小學生一樣無憂無慮地玩耍與學習,寧願跟爺爺學怎麼造飛機,享受單純的天倫之樂。

這部電影給當媽媽的我許多的感觸。有太多時候我們忘記了孩子只是個孩子,我們把自己對於孩子的期望轉換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在自己的肩頭,也壓在孩子的肩頭。從孩子出生第一天開始,我們就開始在心底有了一張進度表。甚麼時候該笑,甚麼時候該坐該爬該站該走,甚麼時候該開始會說話,甚麼時候該會寫會讀。如果孩子稍嫌落後,或是看到隔壁哪個鄰居的孩子同樣年紀就會這樣會那樣,就開始擔心或是著急。雖然很明白每個孩子的個性專長學習方式不同,當父母的總是很容易地就陷入這種「我要我的孩子樣樣都比別人行」的迷思當中。

記得小的時候被爸媽送去學許多不同的才藝,現在想想雖然不是每一個活動都是白費時間,但我其實寧可有多一點時間與空間去探索自己。教育孩子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跟讓孩子嘗試不同的食物很相似,重要的是提供多樣均衡的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吃還是不吃。雖然對於小賽挑食的問題仍然感到煩惱,我已經不會再像從前一樣因為他不吃我給的某一樣食物就對他發脾氣。孩子是自己生的,但他並不屬於我。他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與性向,父母跟孩子都需要互相了解與尊重。我們能作的,是讓他了解生命的這張大地圖有這麼多不同的方向可以走,最後作選擇的人應該是他,不是我。

對孩子的成長而言,重要的不是你替他們作選擇,而是讓他們知道不管失意或得意,爸媽都會在背後為他們鼓勵與喝采。

生產大事

生完小賽之後,在一場因緣際會中接觸了本地的Le Leche League國際母乳教育協會。若不是因為這一群媽媽的鼓勵及心得分享,我大概早早就放棄餵母奶了吧。在這裡,除了學到許多餵母奶的技巧,了解到母奶比甚麼都好,這些媽媽還注重孩子玩具的安全,食品的健康,還有就是自然生產。

理論上來說,無論你是在家或是在醫院生產都可以選擇自然、低干預的生產,然而實際上卻未必如此。懷小賽的時候雖然沒有考慮過在家生產,卻也一心一意嚮往全自然的生產方式:沒有藥物,沒有靜脈注射,沒有會陰切開術,能避免開刀就不要開刀。結果到了那一天,我除了免開刀之外,其他我不想要的都沒有逃掉。要求無痛分娩是我自己的選擇,一但要求無痛分娩就得掛點滴,我懷孕十個月從來沒有水腫過,生小賽住院那兩天我突然注意到兩隻腳腫得跟大象腿一樣,一問之下護士說是因為吊點滴的關係。即便我在生產前用心地寫了一篇birth plan,還給了一份給我的婦產科醫師們,當天在醫院輪班的醫生還是連我的意見都沒問一下就給我會陰切開,我至今難以釋懷。很多研究都指出自然的裂傷比較快痊癒,想當初我痛那麼久,不知是不是有關係。

繼續閱讀

兩歲半健檢

身高:35 3/8 inches,約90公分。

體重:30.4磅

頭圍:51公分。

延續小賽以往的體型,身高略低於平均,體重略高於平均。問醫生這樣是否代表我們得開始注意他的體重(其實脫掉衣服還是可以看得到肋骨),醫生說那高於平均部分的體重大概是來自於那顆大頭。哈。除了套衣服的時候比較痛苦之外,大頭其實也沒有甚麼不好。

這次的健檢除了要他站到體重計上不順利之外,他算蠻合作的,還可以跟醫生一來一往地對談。不知是不是來自半年前的記憶,他竟然可以知道牆上掛著的儀器是用來看眼睛跟耳朶的。

跟醫生討論的問題包括鼻水流個不停一事,小賽的爹有嚴重的過敏,想說該不會他也遺傳到了。醫生叫我們去作抽血檢查一探究竟。此外,我們注意到小賽右手手肘部分有一小像是疹子的東西,已經在那兒停留了一兩個月,以為是因為天氣乾燥引起,可是許多乳液擦了都沒用。小賽的爹的家族也有這一方面的皮膚過敏病史,所以請醫師看,目前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濕疹Eczema,一個是乾癬Psoriasis。已經帶他去皮膚專科看過,可是還是沒有人可以斷定病因,目前使用皮膚科醫師發的處方擦藥,希望有幫助。

屋漏偏逢連夜雨

這個星期被扎了總共五針,在醫生那兒作的初步姙娠糖尿病沒過,星期三晚上吃完晚餐後就禁食,星期四早上到抽血站接受三個小時的抽血。沒辦法臨時預約到一大早的時間,所以等整個過程結束已經是下午一點了。血管太細,所以三針都扎在同一個地方,都淤血了。

本來就不抱什麼樂觀的心情,不出我所料,護士今天下午就打電話來通知我沒通過測試的消息,並且要我下星期就去糖尿病專科去報到,開始飲食控制與血糖監測。我已經可以預料接下來的三個月的必經之路:每餐都要照規定來,多少澱粉類,多少蛋白質,多少蔬菜水果。根據上回經驗,煮過的青菜類都會讓我血糖飆升,所以我大概只能每餐吃生菜。米飯麵類也都不能超過一定份量。更別說甜食零食了。一天得自己扎手指驗血糖四次,起床一次,然後每餐飯後各一次,到後來手指頭都脫皮了。

我已經得開始兩個星期去產檢一次了,現在又得外加去這個專科報到,現在又正值公司最忙的時候,除了要延長工時,那些因看醫生而漏掉的工作時間都得自己想辦法補回來,真的壓力好大。

繼續閱讀